摘 要:對設備簡單的技術改進,有效的提高設備的使用周期,減少了材料備料人工等費用的消耗,促進了安全供水。
關鍵詞:單級雙吸離心泵;中開泵;雙吸泵;中開泵技改;雙吸泵技改
一、前言 本鋼供水廠的主要生產任務是向本鋼的主要廠礦提供工業冷卻水,主要供水設備460多臺,日供水量25kt左右。設備長期運行,供水分秒不停。我廠的主要供水設備以單級雙吸離心式清水泵(雙吸泵)為主,約占主要供水設備的70%以上,該類設備具有結構簡單,運行平穩,出水均勻,檢修維護方便,便于調節,效率高,噪音小等特點,在供水系統中廣泛應用。但是該設備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,也有時造成生產上的小耽誤時候,經常需要組織檢修人員連夜進行搶修,這樣不但增加了備件(一個20sh-9水泵葉輪4800元)和材料費用的消耗也增加了檢修工人的勞動強度,更主要的是嚴 重威脅到本鋼主要生產廠礦的正常生產和本鋼生產目標的完成。本人多年在供水廠工作,同時也曾從事過設備的檢修及管理工作,對設備的技術性能有一點粗淺的了解。本文的主要內容是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實踐,對單級雙吸離心泵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、探討、提出一關技術改進的方法,以提高設備的完好率延長設備運行周期,確保我廠安全供水為目的。
二、單級雙吸離心泵(雙吸泵)常見的問題分析 1.由于水泵的軸套漏氣,引起水泵真空不上水,使設備不能起動運行。我廠的水泵除泵站在設計時考慮為自灌式外,其余均屬需要真空,使用的真空泵為Sz-2型,排氣量約3.4m?/min,軸套稍一漏 氣,水泵真空度上不來,水泵運行不起來。 由于軸套漏氣引起的真空不上水,水泵無法正常運行的實例很多。以老二環2組泵20sh-9水泵為例,一組泵共有4臺,正常工作兩臺,兩臺備用。為本鋼4#高爐冷 卻的中壓水,供水壓力在0.6mpa左右,曾多次由于兩臺泵軸套漏氣不能運行組織搶修,更換水泵轉子及軸套。 2.其漏氣原因有兩種,其一,軸套與軸的配合公差為ф?D/gc,屬于過渡配合,過盈量太小,應在不影響其配合性質和強度的情況下,盡量加大其配合的過盈量,減少間隙。其二,泵軸的平鍵與軸套的實際接觸面太短,水泵起動頻繁,鍵的材質為45#鋼,軸套材質為HT(20~40)的鑄鐵件,故鍵將軸套的鍵槽逐漸拓寬,軸套松動,將與軸配合表面只差值破壞,使間隙增大,軸套與軸松動、漏氣,隨時間漏氣量逐漸增大,產生惡性循環。
三、單級雙吸離心式清水泵(中開泵)軸套漏氣的技術改進方法 1.軸套漏氣的技術改進: 針對上述分析的兩種漏氣原因,制定適合的技術改進方法。
(1)減少軸套的配合間隙,增加過盈量以20sh-9水泵為例,原配合公差為 ф90D/gc與新公差標準比較對照為ф90H7/K6,屬于間隙配合,其中孔的公差 為ф90+0035mm,軸的公差為ф90-0.07mm,由此可以算出: 最小間隙Xmax=Es-Ei=0.035-0.03=0.032mm 最大過盈量Ymax=Es-Ei=0.025 -0=0.025mm如果將原配合改為ф90H/mb,孔的公差不變軸的公差為ф900.035/0.013,那么 最大間隙和最大過盈量分別為: Xmax=Es-Ei=0.035-0.013=0.022mmYmax=Es-Ei=0.035-0=0.035mm通過以上計算可知,配合間隙減少了,過盈量相對增大了,強化了軸套與軸的固 定能力,但也不能太大,否則不利于套與軸的安裝折卸,所以選用ФH7/mb比較合 適,對軸套的漏氣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。
(2)將套與軸聯接的普通平鍵尺寸加 長,增加接觸面。 以20sh-9水泵為例,原軸的尺寸如圖所示,為了加工和安裝的方便,將兩個鍵槽改為一個通槽,鍵長270mm,選用的鍵為鍵28×270(GB1096-79)。葉輪與軸的配合長度為240mm,一側軸套與鍵的接觸長度為270-240÷2=15mm去掉軸套與鍵實際接觸不上的半徑園頭尺14mm鍵與軸套的實際接觸長度約為1mm,如果將鍵增加的太長,將影響到軸套的安裝,也影響到水泵轉子的安裝時葉輪中心與泵體蝸殼中心的調整,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鍵的長度。一般來說,中輪安裝在軸的正確位置上,與泵體蝸殼中心不一致最多誤差2mm,要考慮到葉輪的左右調整間隙,可借用軸套的插削越程槽,初選鍵長為: L=葉輪長度+2倍的軸套與鍵的接觸長度-葉輪左右調整間隙=240+2×25-4=286mm。 選鍵長L=285mm這樣鍵增加了 15mm,軸套與鍵的實際接觸長度增加到 8.5mm,還需要將軸套與軸的配合尺寸,20mm增加到30mm,增加了套與軸的接 觸長度。這樣這增強了鍵連接的可靠性,消除了鍵短而引起的軸套松動漏氣的現象發生。
四、結論通過上述對單級雙吸離心式清水泵((中開泵))易出現軸套松動,漏氣故障的分析技術改進。有效的延長了單級雙吸離心泵(中開泵)的使用周期和幫命,提高了設備的完好率,降低了備件,材料和人力費用的消耗。技術改進方法簡單易行,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,對保證我廠安全生產起到了一定的保證作用。
參考文獻:
[1]王萬生.雙吸式離心泵(雙吸泵)葉輪優化設計及 試驗[J]. 科技資訊,2007,(05).
[2]李紅,袁建平,湯躍,趙斌娟,袁壽其.雙吸離心泵(雙吸泵)性能提高及其試驗研究[J].農業機械 學報,2005,(12).